古六大茶山
我们只做易武

茶人,茶人,很有诗意的称谓

了解更多普洱茶知识,添加掌柜微信:dianpuju2020
%title插图%num
何谓茶味?
属于茶人独特的人格品味。
表面有残缺的器物,往往经由茶人另类诠释后,可以提升至超越市场价值的精神层面。
年份及文物的完整性,已经不能单纯作为茶器的价值评断;茶人独特的审美经验,弥补了古董文物商的不足。
%title插图%num
可以说,茶人是个借由器物修行之人。其与文物收藏家的不同,在于不执着之心,舍得与人分享,而非借由茶器收藏来宣示财富。
经由茶人摩挲把玩的古茶器,不仅能增添人气,更能感应古代茶人爱器如己的同理心。
%title插图%num如果自视为茶人,如同身着袈裟僧袍的宗教修行者,就不该在台上台下、人前人后表现不一。
简而言之,没有下班的茶人。
一旦自诩为茶的修行者,茶人的德与格,自然就该受到公众的评论、许多人在习茶的过程中,往往自作聪明,或锋芒太露,反而耽误了茶性的养成。
低调内敛,是习茶的安全姿态;留有余地,不强求锋头,才符合茶人的格调。
%title插图%num
孤僻是茶人应有的特质。
长期缺乏与外界沟通的茶人,固然能独享茶汤的静寂之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却总不免令人感慨。对于不同于己的声音,常以逃避或漠视处理,久而久之,便陷于主观偏执。
给自己找个对手,不仅能增强实力,在这条漫长的修行路上,更可以有个相互扶持的伴侣。
%title插图%num
找一个媒介,可以是旅行中不同水源产生的茶汤表现。
茶汤,则是茶人内在的反射,情绪与素养,都会影响茶汤的表现。一味的唯心论,只能放任茶汤如情绪般的高低起伏,违背了以心驭茶、以茶养性的修行原则。
%title插图%num茶人的养成,一个茶人的养成是漫长的,首要是技巧的锻炼,初学者太多企图从茶书中寻找答案,却未料陷阱重重。
茶书院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提供直接解答,而是引导各人去挑战感官的极限。透过反复的练习,去丰富味蕾经验。
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各自的资质及精进度。
%title插图%num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滇普居 » 茶人,茶人,很有诗意的称谓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