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里面经常掺杂这半真半假的东西。
这年头,你要说什么东西全是真的或者全是假的,都太容易一眼看出。但是你只要一半真里掺上一半假,或者说一半假的混上半点真,这就能蒙不少小白了。
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大益熟,下关生”。
说实在话,从转化后的情况,以及市场上的接受度,03以后这二十年的下关茶应该可以这样说,全部错过也许会错过那么三四款但都不会有任何可惜(XY定制的好一些),隔一个存一个估计都是存学费。所以下关已经慢慢地在向学费大厂迈进了。
这都算了,这几年下关感觉要把以前错过的二十年用印刷补回来。以前自己做的茶没怎么被市场认可,怎么也得靠印刷机找回场子。
这不就来了。
来了一堆大白菜,小白菜,乌金号,孔雀。
就比如说白菜系列都说是福今今大福以前在勐海厂定制的,虽然之前文章都说过,菜鸟当时这就是选料定制,严格意义上来说和福今今大福的工艺没什么关系。但因为人有关系,毕竟当年都还是参与了,所以当年的那几个人(勐海,兴海的)出来后自己打上白菜标,那也没啥问题。
但下关和白菜有个毛关系,搞一堆的各种白菜,简直太Low了。
然后类似的,乌金号,孔雀,这些和下关有个毛关系,作为一个有点历史的厂子用印刷品来恶心人,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几个能够转化的普洱茶出来回馈茶友比较好。
就拿这个乌金号来说,乌金号原本是李大师在大益时的作品,也算是李大师比较念旧的东西吧,后面出来自己做了,也还把当年的几句白话诗印上。这种茶人都想超越自己的曾经,福今今大福哪怕工艺和勐海一点都不一样但当年毕竟参与过,自己复刻一下算了跟下关有个毛关系?
这些都算了,关键下关很多时候还找了很多托儿来鼓吹这些东西,以前来这里闹的,来攻击这里的很多都是下关的,素质极其Low,杂谈里面说的很多人都是下关相关的。
最近下关又出乌金号,这是要把山寨进行到底了?
就像之前公众号上说的,喝茶这个要试就大大方方的买一片回来慢慢试,这个克价才1毛6。
在以前手里没大饼论坛上是不准开汤茶样的,要被鄙视的,管他什么现在的老湿小湿,以前论坛上有远见的老茶友多了去了,大家也得有大饼经常跟踪一下。
开喝~
7.8g。
入口略带柴火烟,很轻,不刻意分辨的话不好察觉,烟味淡至第三泡无,有一定回甘,
第三泡起涩强,欠醇厚的路子,滋味比较淡薄。中段之后,比较寡味。
看汤底有明显碳底,叶底偏瘦,非细嫩。
所以这个茶中段的薄寡滋味带轻苦重涩的感觉,以及喝到6,7泡汤水中还有的碳点,这种就是工艺和选料上嫌疑极其大的茶。
所以这种就是一个印刷品,和乌金号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而且还是一个工艺上存疑很大的茶。
白菜和乌金号,这难道是学费大厂向山寨大厂的转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