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普洱茶知识,添加掌柜微信:dianpuju2020
梧州六堡茶与云南普洱茶同为中国名茶,不仅品质独特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历史上曾有过与云南普洱茶不相伯仲的影响和辉煌。在纷纷下南洋的时代,六堡茶通过“茶船古道”外销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地区,成为著名的侨销茶。近年来,随着更多茶人懂得了老普洱茶后发酵魅力,从而也对六堡茶的关注度逐渐深入,使其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独特的工艺和存储,使六堡茶成为有生命的茶,在合适的仓储不断陈化,并且越陈越香。
六堡茶产自于广西梧州市六堡镇,兴盛于东南亚。
通过往期六堡茶的文章分享,相信大家对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六堡茶的等级大家是否了解呢?接下来与大家分享传统六堡茶的等级。
细茶: 主要为幼嫩的社前茶(指在春社前采摘的茶叶,采制时间一般在“春分”时节左右3月20日),原料为一芽一叶,少量一芽二叶。
元度(原度): 主要为各个季节的芽茶,原料为一芽两叶或者三叶。
粗茶: 主要为各个季节的粗老茶叶,原料以一芽三四叶为主。
行等: 也称行茶,是夹杂有茶芽、中叶茶(多指春末、夏天、初秋时候采制的中等嫩度的茶,原料多为一芽三四叶)、二白茶(茶芽、中叶、粗老叶的混采)、粗老茶的统茶。
在梧州,醇厚的六堡茶世代相传,时节为经,风土农桑为维,中国人在自己用智慧编织出的二十四节气生活图卷中,与自然相识相知,培育出风味独特的黑茶——六堡茶。下面与大家分享六堡茶中的元度(原度)。
元度(原度),原来是指较为上乘品质的春茶,因以前茶庄茶行缺乏规范,出于商业竞争及价格因素,后逐步将各个季节的茶芽统称元度,有上元度、中元度、下元度之分,原料多为一芽二叶三叶,这种分级法延续到了1958年。后期按国家规定,六堡茶毛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级外)、七级(粗茶),每级又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这个分级法为现代工艺六堡茶分级法。
在彭庆中先生著《六堡茶大事典》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二战前开始生产过不少经典原度老茶品,有鸿华陈春兰草席原度六堡茶、50年代宝鼎牌顶旧原度六堡茶、50年代陈春兰S425顶级嫩尖原度六堡茶、60年代金牌上原度六堡茶、90年代NL229原度六堡茶等。
90年代原度老六堡开汤品鉴:
经过近30年的陈化,条索纤细,褐黑乌润,芽叶清晰分明,轻嗅干茶清甜带悠然陈香,汤色红润透亮,闻槟榔香、陈香与木香萦绕鼻尖,带有穿透力,茶汤入口水路细腻,温润且顺滑,微苦,有豆沙的感觉,回甘甜润,闻叶底香甜,柔韧有活性。饮后身体舒畅,给人一种愉悦之感,而一杯老茶也是大自然给予岁月的陈酿。

迄今为止,六堡茶已经成为东南亚华人对故乡的一种文化记忆。自70年代,东南亚锡矿产业衰落,六堡茶逐渐被封存和遗忘。当今普洱老茶蔚然成风,六堡茶又重新唤起人们的记忆,迎来了关注与礼遇。可喜的是,六堡茶早已不是“劳工茶”的定位,而是华丽转身,成为承载百年沉浮兴衰,且有着历史底蕴的茶品。

六堡茶产自于广西梧州市六堡镇,兴盛于东南亚。
通过往期六堡茶的文章分享,相信大家对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六堡茶的等级大家是否了解呢?接下来与大家分享传统六堡茶的等级。
细茶: 主要为幼嫩的社前茶(指在春社前采摘的茶叶,采制时间一般在“春分”时节左右3月20日),原料为一芽一叶,少量一芽二叶。
元度(原度): 主要为各个季节的芽茶,原料为一芽两叶或者三叶。
粗茶: 主要为各个季节的粗老茶叶,原料以一芽三四叶为主。
行等: 也称行茶,是夹杂有茶芽、中叶茶(多指春末、夏天、初秋时候采制的中等嫩度的茶,原料多为一芽三四叶)、二白茶(茶芽、中叶、粗老叶的混采)、粗老茶的统茶。

元度(原度),原来是指较为上乘品质的春茶,因以前茶庄茶行缺乏规范,出于商业竞争及价格因素,后逐步将各个季节的茶芽统称元度,有上元度、中元度、下元度之分,原料多为一芽二叶三叶,这种分级法延续到了1958年。后期按国家规定,六堡茶毛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级外)、七级(粗茶),每级又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这个分级法为现代工艺六堡茶分级法。

90年代原度老六堡开汤品鉴:
经过近30年的陈化,条索纤细,褐黑乌润,芽叶清晰分明,轻嗅干茶清甜带悠然陈香,汤色红润透亮,闻槟榔香、陈香与木香萦绕鼻尖,带有穿透力,茶汤入口水路细腻,温润且顺滑,微苦,有豆沙的感觉,回甘甜润,闻叶底香甜,柔韧有活性。饮后身体舒畅,给人一种愉悦之感,而一杯老茶也是大自然给予岁月的陈酿。

迄今为止,六堡茶已经成为东南亚华人对故乡的一种文化记忆。自70年代,东南亚锡矿产业衰落,六堡茶逐渐被封存和遗忘。当今普洱老茶蔚然成风,六堡茶又重新唤起人们的记忆,迎来了关注与礼遇。可喜的是,六堡茶早已不是“劳工茶”的定位,而是华丽转身,成为承载百年沉浮兴衰,且有着历史底蕴的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