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本为草木,是草木就会存在着生长周期,而自然界里的生长周期几乎无一不与春夏秋冬紧密关联。从原则上讲,植物的生命周期不外乎是萌芽、生长、结果,茶叶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我们要知道一年当中并不是只可以生长一次,故而有着所谓一年多熟的各类说法。
茶叶的生长周期比较特殊,根据最终鲜叶采摘的时机所处的时间看,常见的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而由于气温、雨量、光照等季节条件的差异,茶树新梢的生长条件不同,各个季节的茶叶外形、内含物、品质和风味各有特色。那么这些差异与特色,你都知道多少呢?
四季茶的划分与春茶
其实论一年四季里的差异性来看,长江中下游产地,其区别在四季分明的长江中下游茶叶主产区更明显。一般来说茶叶可出三季,以节气划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小暑至寒露为秋茶。而幅员辽阔的国土也注定这一划分时间点会由南到北逐渐推迟。
先拿春茶来说吧,四季茶之中,若论优秀绝对是以春茶为首推的。茶树毕竟是经过一整个冬天的休养,茶树储存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再遇上湿润温暖、万物复苏的春季,茶树春芽往往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这样的天然加健康,无人为干涉是春茶优秀的关键。
为什么春茶少而优
春茶的优秀其实不难理解,纵观四季茶们的生长周期来看,唯有越过冬季的春茶贴合了植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严寒之下的养分积累,到了春天后漫长地顺应阳光生长,在汲取足够的营养且不至于过分饱和的时刻被及时采摘。毫无疑问,这就是茶叶最好的状态。
当然了理论上讲,一棵茶树一年里并非只能采摘一次。但却要知道每一次采摘对于茶树的养分而言都是一次消耗。过分采摘实际上会耗费茶树的生长精力,也正是因此,为了保护古茶树们的生长态势,很多地区都采取了仅采春茶的决定。这在客观上更成就了春茶的珍稀。
夏茶与秋茶的不同
曾有这么一句话叫做“茶到立夏一夜粗”,这说的就是由于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过快,容易老化。事实上夏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明显减少,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香气比春茶低,滋味比春茶淡。其他茶类也就罢了,这些对本就追求鲜爽感的绿茶而言可谓致命。
说完了春茶与夏茶,再说秋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气候温和,雨量稍有不足。秋茶的品质也介于春夏间,由于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物质含量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泛黄,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但也有部分高香茶的出现。
春茶叶片鲜嫩,内含物质丰富,品质风味甚佳。夏茶苦涩感相对较显著,更适合经历发酵流程,味道更显浓醇。而秋茶往往能在香气上给人惊喜,也算是各有所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