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仅对于茶叶的形态来说,为了迎合不同的需求也随升级进化。比方说过去的散茶、普洱茶茶饼、砖茶、龙珠,再加上近几年在年轻群体里相当火爆的茶包。可以说茶叶的形态可谓各种各样,可若站在长期收藏的角度来看,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存茶饼。
对于像绿茶、黄茶这样注重当下体验的自不必说,它们本身就不太会涉及到长期存储的问题。但类似于白茶、普洱这样的就不一定了,很多朋友冲的就是存储之后的转化价值。我们都知道普洱有着相当程度的历史,而通过翻阅历史考究就不难发现,往往是压制茶更便于存储。
茶饼的来头可不简单
很多朋友都会下意识地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看到的大多数普洱茶都是以茶饼的姿态出现呢?嘿嘿,这就不得不提普洱茶饼的又来了,它不仅仅是延续古时形态那么简单。云南毕竟位于边陲之地,茶叶制作完成后若要呈贡给朝廷必然需要克服不便的交通,走一段漫长的路。
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携带、运输,另一方面却也在客观上减少了茶叶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且压制成饼后还会在某种程度上便于茶叶转化。因此在封建时代,茶马古道上不乏长长的运输队伍,约莫行走数月后,当他们抵达目的地,刚好茶叶能完成一部分转化,帝王喝了自然喜欢。
紧压茶是有先天优势的
其实抛开古代的情况不谈,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有存普洱茶习惯的朋友还是都会选择以生茶紧压茶的方式存放,有的短时间存放则以散茶的方式存放。根据我们的喝茶经验来看的话,这两种方式开始1-2年变化差距不明显,时间延长紧压茶的各方面陈化效果都比散茶更佳。
如果将普洱茶紧压成饼的话,那样空气中的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存活下来。氧气和光线与普洱紧压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多酚类,酮类与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的保存。因此相对于散茶,它绝对有先天优势。
为什么很少存散茶呢?
散茶它不适宜长期存储,品质流失的很快。散茶长时间、大面积接触空气,不仅容易吸附异味,还容易使内含物及香气急促流失,香味浓度大幅度下降。这加快了其陈化速度,但转化快并不等于转化好。正是因为茶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导致茶叶中的香气物质易于散掉。
普洱茶要进行后发酵才能更好地展现越陈越香的魅力,但散茶的形式存的茶品,在茶叶的氧化反应、微生物的分解及形成新物质等后发酵活动有明显的弊端。茶叶中的香气分子,长时间、大面积接触空气后,会逐渐消散在空气中。除此外,它还占空间和更易吸附水汽和异味。
因此我们不难明白,尽管说散茶饮用起来是十分方便的,免了撬茶这一步。但它毕竟不利于长期存储,导致茶叶质量流失是一方面,想必保存本身也是件难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