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过和茶友们聊天,又get到了一个新鲜词汇,叫做“智商税”。顾名思义指的就是钱没少花,但是买回来后却发现几乎派不上什么用场。要不就是直播间花九块九抢来的一整箱康师傅方便面,拆开快递一看却发现是迷你型的……这类例子在如今可谓是层出不穷了。
简单总结了一下这些智商税们,要不是出于自己本身的不甚了解,要不就是图便宜,结果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其中一位茶友突然说其实像这种智商税在茶圈里其实也不算少见,只不过有人把这些智商税叫做是“学费茶”罢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茶会被称为是学费茶呢?
学费茶之名,是怎么来的?
学费,就是为了获取知识而付出的费用。而最早的学费茶,就是茶友们为了学习喝茶、为了真实体验茶叶口感的不同而付出费用所购买的茶品。不过这也只是代表了最早期关于学费茶的观念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观念一直在改变,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准之分。
学费茶主要针对于新手,既然是新手,一定就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即使你只喝过好茶,没有喝过差的,你也不了解好茶好在哪里,口感有什么区别,所以学费茶是我们了解茶品的必经之路。所以其实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早期大家所说的学费茶其实并不存在任何褒贬倾向。
为什么学费茶,变味了呢?
既然是和新手学茶的过程相挂钩,那么就意味着学费茶也是存在着不同阶段的。初次接触普洱茶,几乎一无所知,而且在这一时间段我们对茶口感的要求并不高,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更不用说收藏价值。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对茶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的阶段,反而更容易踩雷。
普洱茶圈的水深想来在今天已经是公认的,于是在经过一次又一次被坑之后,遇到那些品质低劣的茶,大家就忍不住吐槽就当是交了学费吧。长期下来,对学费茶崭新的理解就出现了。坑人的茶,垃圾茶喝不得,浪费钱财而已。因此到今天,大家一提到学费茶就会往贬抑上想。
客观看,它依托于你怎么想
那么究竟学费茶到底含不含贬抑呢,我想大家都有着不同的观念,我也无意改变大家的想法。在我看来,它依托于茶友的内心看法和实际情况。学费茶并不完全就是新手入门茶,也并不代表就是品质差的茶,从某种角度来说学费茶一直都存在,它会伴随着你喜爱茶的整个过程。
当然了,的确也存在那些以次充好,纯粹是为了骗人的茶品,比方说拿着台地茶硬说是高树龄古树茶,拿着不知道是存多久的旧茶非说是当年新采摘的名山鲜叶,这样的茶被冠以“智商税”之名一点都不亏。不过这些智商税也都是可以通过累积知识和经验顺利规避的。
什么是学费茶?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理解。有人说低端茶是进阶的基础教材,从低端喝起,再到中端高端,通过交学费来逐步提升个人品鉴水平。有人觉得是纯粹的智商税、低劣茶,你更认同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