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今日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立秋是大节气,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阶段,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在这一个阶段尤其注重养生。
立秋三候
第一候,凉风至,经过大暑的大雨,暑气渐消,凉风已经由热带吹来的热风改为西太平洋吹来的台风;
第二候,白露降,是指立秋之后早晚温差渐大,夜间湿气接近地面,在清晨形成白雾,未凝结成珠,有秋天的凉意;
第三候,寒蝉鸣,与夏至第二候”蝉始鸣”相呼应。在秋天叫的蝉称为寒蝉,寒蝉感应到阴气生而开始鸣叫。
立秋饮茶
茶是合着节气、杂揉地域的生灵。不同的季节,饮茶有不同的讲究。
立秋之后,季节交替,余热未消,气候干燥,人体津液未完全恢复平衡,人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疲乏无力,中医上称之为“秋燥”、“秋乏”,《饮膳正要》也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此时饮茶养生讲究温润之道。宜选择性质温和的茶类,比如普洱老生茶、熟茶、柑普茶。
陈年的普洱生茶经自然陈化和发酵,变得柔和甘醇,已无新茶的刺激性;普洱熟茶则是由生茶经过了人工发酵,科学证实普洱茶具有溶油祛脂、调节代谢、防辐射等多重效果,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酯减少,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同时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所以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柑普茶,秋季润肺化痰,防咳养阴,理气调中,健脾和胃,消积化滞。加上陈放多年的老熟普清新甘爽,健胃,降脂,性温和和失眠,老少皆适合,特别是中老年人养生。
温茶为宜,茶量适当
泡茶多以沸水冲泡,但饮茶以温茶为宜,不宜喝过热的茶,否则会对咽喉、食道和胃部造成刺激,引起不适。同时,饮茶也不宜喝冷茶,因为冷茶对身体有寒滞、聚痰等副作用。
喝茶必须适量,切忌贪多贪浓。饮茶过多过浓,会使大脑过分兴奋,心跳加快,导致尿频、失眠等。
立秋一到,气候渐渐会变得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想要防暑,需要多喝茶。但喝茶有讲究,正确喝茶,方能起到养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