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开701 7542感觉像捅了7542的窝,有茶友问了好几个批次的7542。
其实后面的7542我都不感兴趣了,当然作为陈化对比之前说过集邮到2011年。901我其实也不太感兴趣,感觉901属于强行给自己加戏的,901对比701要是喝的话,我都选701,当然要是跳出大益,对比后面的7542那可选的多了,何必虐待自己。
对于喝大益喜欢大益的喝大益的新茶起步应该从金大益,珍藏孔雀这些喝起来嘛,当然新茶往上还有更好喝的但这些也不至于很难喝但价格有绝对的说服力,虽然现在行情这个样子但是装杯还是可以的嘛。
之前说这个茶是装了火箭发动机的孔雀,当年买的时候1.7W,散片最低差不多在370左右,这个价格起码停留了半年,然后才慢慢的往上飞。
同样的,轩辕号差不多也是一开始在7w左右,网上有些人说他5w就买到了,我不太相信,散片和整件是不一样的,轩辕号低点印象里面应该是6w多吧。
然后看看飞行数据,金融茶肯定得对比一下啊。
16珍藏孔雀从1.7最高飞到46.5,也就是说最高飞行高度27倍,轩辕号从7飞到192现在77,最高飞行高度也是27倍,所以两个在最高的时候是差不多的半斤八两。
然后后面彻底金融化就是被这两个起头,随后被18千羽孔雀彻底送上高潮的。
可以看到18年的这两个发行价都还算是正常人可以接受的水平,到了18的以千羽孔雀开始,18千山一叶,19沧海,20春秋大义,21仓颉号等等(还有很多款)上市的风格隔着屏幕就令人一震,预感到没准要割韭菜了。
可是当时市场太火了,不得不说市场运营真的很有一手,在最舒服的时候割韭菜,韭菜都会觉得舒服。
这个韭菜整整割了五年,到了2022年底,大环境不太友好了,韭菜开始觉得疼了,然后就到了现在。
所以现在基本上这几年大益的几个产品,手上还有盈余的,应该大部份是以前18以前低价进入的,后面参与18后那些炒作的,我觉得坐庄都辛苦。当然后面若是行情回暖,辛苦也是值得的~
好久没喝这个茶了,翻出来试一试。
7.8g,110ml盖碗冲泡
入口轻烟感,烟感比之前清晰明显,苦涩均衡甜度略欠,相对入口感受来说目前苦感更清晰一些,这种可能对一些喜欢小甜水的不友好,好在这个茶价格上有说服力,所以可以忽略他们的看法。
所以有些时候价格高有价格高的好处,一切都变得容易解释。
当然对于我来说,我确实还是喜欢略带苦感的茶的。
就水路来说略偏细细得不多,回味略带醇和感,但汤体醇厚度还达不到这个价钱的高度,总体滋味上还是带着几分年轻的样子。
生津回甘缓缓而长,留存还可以的。
其实这个茶感觉今年比去年好喝,有茶友说现在大益很多茶还未到适饮期价格就很飘,其实说的是对的。
上一篇文章说到绿茶化,那像这种就很典型不是绿茶化的普洱茶,普洱生茶和绿茶两者的审美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有人问过精品孔雀,一般来说按以前的标准,珍藏 > 精品,但精品没有太好的上车的机会,现在的精品孔雀一出生就在天上,不像珍藏孔雀经历过自己的奋斗才上去,所以手上有珍藏了,那就喝点好一点的吧~
然后之前也有茶友经常提性价比,其实有时候性价比就是个伪命题,甲沱尽管十块一个,但今天喝的这个16珍藏孔雀现在可以说不要钱,我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性价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