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普洱茶知识,添加掌柜微信:dianpuju2020
很多人在泡茶的时候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在泡茶的时候,喜欢不停的翻动叶底。这样做的一部分是老茶客,想要去看叶底的舒展程度;另一部分是新茶客,想把茶叶翻面,让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能够更加均匀的析出。
殊不知,在泡茶时翻动叶底,反而会导致茶汤的滋味大打折扣。
冲泡普洱茶时,翻动叶底会影响普洱茶汤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汤色变浑
茶叶中的很多水溶性物质在高温的冲击下很容易析出,在注水的时候,温度、投茶量、出汤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内含物质析出的程度刚好能保证茶汤的浓淡适宜,是适合绝大多数人品饮的状态。
如果在冲泡的过程中翻动叶底,会让茶叶中细碎的茶沫尽显,导致下一次注水时,茶汤中充满茶渣,变得浑浊。也会导致茶汤的浓度增加,不适合品饮。
滋味苦涩
茶汤叶底在被翻动过之后,原本经过正常翻动的茶汤滋味会变得更加苦涩,影响品鉴。
耐泡度降低
普洱茶比较耐泡,茶汤能冲泡15-20泡,一些冲泡古树茶很讲究的人,注水时避免翻动叶底,如果有茶友要求看茶底,也会提醒不要翻茶叶,有利于保持茶叶的耐泡度,普洱茶的耐泡度也跟这个技巧有关系。
滋味不统一
对于会泡茶的人来说,泡茶要把茶汤的滋味稳定在一个范围的之内,保持每一泡茶汤的口感都大致相同,而不是每泡茶汤滋味都差别很大。
如果在泡茶的时候翻动叶底,茶汤的滋味层次感就会变大,每一泡茶的滋味远远不同,会影响大部分茶客品饮时的体验感。
正确的泡茶方式是不翻动、不抖动。如果真的想翻叶底,什么时候最适合?
实在是翻动叶底时,可以等茶叶的内含物质如数析出之后,再进行观察;或者把茶叶放在透明的容器中,在冲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注水时茶叶的浮沉来判断叶底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