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能喝茶、会喝茶其实是一种清福。其实我们观察一下身边会喝茶的朋友也不难发现,他们大多都是有相当程度的闲暇时间或是审美情趣的。要不怎么说愿意且会喝茶的都是“成功人士”呢。他们对于不止对生活有高期待,还有能力寻找更高的追求。
于是不知道从何时起,大家越来越看重喝茶过程中的仪式感了。醒茶,作为近些年来茶友们都不陌生的词汇,关于它也分出不少观点来。有人觉得它必不可少,也有人觉得它可有可无。那么醒茶到底是什么?是所有茶在正式开喝之前都需要醒吗?看下去也许就有答案了。
醒茶的目的是?
很多朋友会把醒茶和洗茶二者的概念混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的。如果说冲泡前洗茶更多时候是为了清楚茶叶表面由于长期存储累积下的不净之物,那醒茶的目的则在于唤醒茶叶中沉睡已久的内含物质,让它们更好地在冲泡过程中达成相对更完美的释放。
当然,基于这一点也有很多人认为醒茶后冲泡能够让茶叶中内质营养物质快速释放,或是避免茶叶太浓,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醒茶是为让茶叶松散,使其快速氧化,这样能够更好的让茶叶中的营养物质析出,香气更舒畅,提升茶汤的口感。一句话,醒茶是为了让茶更好喝。
常见的醒茶有哪些?
醒茶一般有干醒和湿醒两种方式。“干醒”的话,一般指冲泡前的唤醒工作,具体要经过拆分紧压的茶、摊开透气、罐装等种种工序,这种方法是很简单的,也是大家经常会用的一种方法。而湿醒就紧跟在干醒之后,通过润茶进一步使茶叶舒展开来,更好地呈现茶叶滋味。
所以不难明白,湿醒其实是干醒的更进一步发展。而无论是干醒还是湿醒,它们都是在为后来茶叶的冲泡提供方便的。因为本质目的还是为了图一个更好的冲泡、品饮体验,所以面对不同的茶品,醒茶的时机需要随时做出调整。拿万能公式套,只怕是要出乱子的。
所有的茶都得醒吗?
答案自然也是否定的。通过明白醒茶的目的,我们不难明白,往往是经历了长期存放的老茶,或是被施加以紧压工艺的普洱茶会更需要醒茶这一步。因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或是长期存放也好,或是被紧压也罢,内含物质都被迫陷入睡眠状态,不醒茶就无法更完美的发挥。
但毕竟不是所有的茶都是紧压茶,也不是所有的茶都具备长期存放的潜在价值。比如说绿茶吧,大家平时所见到的绿茶大多是以散茶的状态出现的,而且绿茶追求的就是鲜嫩,放的久了反而不好。面对这样的茶自然是不需要醒茶的,一醒茶反而还可能坏了事,岂非得不偿失?
当然了,醒茶这件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争议性。有些朋友为了追求仪式感不管什么茶都醒,这样如果是不需要醒茶的种类,很容易就把茶叶中第一泡最精华的部分就倒掉了。